如何在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中理解“去中心化”理念?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区块链技术所涵盖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并非最新技术,所以与技术难度相比,其背后的“去中心化”理念更值得医疗行业借鉴,而这种理念的实现不必完全依赖这一技术。在医疗行业深耕信息化多年的各位专家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
区块链确实是基于一系列技术融合而成,作为其基础的密码学、共识机制、点对点广播、存在性证明、智能合约等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论储备和现实应用,但区块链的应用给人们所带来的光明前景也确实给这些技术带来的新的挑战,并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些技术的优化和完善中来。因此,对于这些技术来说,区块链技术已经产生了1+1>2的效果,单一的某一项技术并不能实现目标,而是通过区块链这个技术来承载和整合。
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的诞生确实是基于去中心化的理念,导致人们提及区块链必然要提到去中心化,但是我们不应该忘了去中心化的实质是降低人们的信用成本,缩短业务流程,提高信息透明性,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效率,这些才是区块链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兴奋点,而区块链也在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吸收和自我革新。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把承载这个理念的技术集、对未来的愿景统一归结到区块链上,我认为更有利于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和传播。
“去中心化”我更倾向理解为数据存储去中心化。
对于医院来说,“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对数据安全、数据共享无疑有十分积极的参考作用。宏观上来看,医疗行业需要更积极地以共享数据推动医联体、分级诊疗、医疗大数据产业链的形成,从微观上来看,医疗机构对患者隐私负有保密及安全责任。目前来看,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在医疗领域尚未在开放共享和隐私保护两方面找到广泛认可的平衡点,现阶段“去中心化”可能并不适合医院大多数应用。
我认同“区块链技术所涵盖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并非最新技术”这一句话,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能低估区块链技术的难度,去中心化是一种超越信任体系的创新理念,在极度强调数据安全和数据归属的医疗行业当然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因为一个完整区块链技术应用体系需要将点对点网络设计、加密技术应用、分布式算法的实现、数据存储技术等等技术都考虑在内,是一套完整的架构应用。
区块链技术包括P2P网络、加密算法、网络编程(如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是一种技术框架。P2P网络、加密算法、网络编程等是在计算机网络诞生时便有的技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和普及,这些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技术,分布式计算将复杂应用分解成多个小的部分,分配给多台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样可以节约整体计算时间,极大提高计算效率。分布式存储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在医疗行业可用于医学图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大数据量的计算和存储。所以区块链技术框架采用的技术我们并不陌生,然而其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理念更值得我们借鉴。
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理念在信息系统研发中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互联网应用的安全性,可以实现人类无地域限制的、去信任的大规模协作,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
技术的发展总是迭代上升的,IT行业总是新概念层出不穷,一个新概念的产生往往是一系列已有技术的集合,而不是从无到有。最初,我们为了医疗机构内部的业务协作,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存储和网络信息系统;而今天,为了更大范围的业务协作,就需要有更大范围的数据交换,这就需要有突破性的理念和技术来支撑。
区块链技术是近两年备受关注的一项新兴技术,2016年首次入选Gartner的新兴科技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就直接出现在期望膨胀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区域,在2017年7月最新一期的报告中,它仍未走出期望膨胀期,所以预计成为主流技术仍需5~10年。
我们应当冷静地看到,即使在金融行业,区块链的应用也仅仅是在研究和尝试阶段,并未被大范围地采用。而医疗行业数据类型更为复杂,数据产生来源更加多样,区块链技术能否解决当前医疗信息化的一些痛点?我们不妨大胆尝试,静待花开。
本身区块链的技术依托的核心技术和思想是已经存在的,其实是比特币的热潮把处于后台支撑技术地位的“分布式存储”以及区块链技术推到了前台。
“去中心化”意味着数据的自治,意味着有很多监管功能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政策确认的地方。“去中心化”的理念落实在哪个层面?是技术,还是应用?是政策,还是需求?这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讨论,而这类讨论往往无关技术。因此,区块链的技术反应了“去中心化”的理念,但是“去中心化”的理念远远不止于区块链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