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病人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开发研究
社区精神障碍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是在《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精神障碍分册》(第10版,ICD-10)、《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基础上制作而成,利用计算机网络及远程软件技术开发完成的问卷式诊断系统。该系统分为当事人版和知情人版。可以对我国目前规定的重性精神障碍进行辅助诊断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主要模块有问卷系统(当事人版和知情人版)、诊断结论、风险评估、医学指导等,现将软件的大致开发内容汇报如下。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何小勇 罗诚 孙仪
软件开发背景与研究的临床意义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作为云南省精神病专科医院,承担着昆明市、乃至全省的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
随着国家对基层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重视,基层精神卫生工作开展也越来越深入,基层卫生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利用重性精神障碍调查表去发现、调查、筛选大量需要处理的患者。这样的工作量,对人员配备本就很紧张的基层卫生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外,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多是处于初、中级职称的临床医生,对这两种症状的检查常面临困境,能否检查出幻觉和妄想这两种最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常关系到精神障碍诊断的确立。同时,当事人及知情人不积极参与诊断评估或不便的局限性,也是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为规范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建立健全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络,从2010年起开始设计开发C/S模式的《社区精神障碍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通过网络实时在线对当事人和知情人就精神障碍进行了深入而细微的问卷提问,以诊断、评估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更真实地反映其心理世界,给重性精神病当事人和知情人带来实惠、便利,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软件开发的方法与流程设计
该软件在B/S开发模式下,多名开发人员并行开发,使用VS2010的开发工具,C#2.0、HTML、JAVASCRIPT等程序语言,SQLSERVER2005数据库,使用DevelopmentTools代码生成器一次性构建软件数据层、持久层、公共层。
利用Ajax技术及JQuery框架实现展示层,有效减少网络交互流量。利用全面对象化的三层至N层开发架构,使软件更具有扩展性。松散耦合的层级结构,能够快速扩展和对高重用性的组件进行集成。支持IIS6、IIS7、IIS8等多种服务端控制程序。提高了开发速度,同时运维也得到有效保证。
该系统设计遵循当事人和知情人两个问卷主线,分别作问卷设计,对识别出的问题综合分析后给出结果及建议,具体流程如图1。在对系统设计问卷进行相应点选后,系统会自动给出相应诊断结论,根据问卷诊断结论,系统会自动给出评估及相应诊疗建议。
实现网络化诊断、评估的关键
在注册与登录后,系统可分步骤分别从当事人、知情人两个维度进行病史、家族史、临床精神症状及程度、病程及症状持续时间等的综合诊断。完成任一版本,评估结果为部分性特征,完成两个版本可以得出综合的评估结果。
该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不可能无缺陷、漏洞。软件在设计,编程的过程中,尽管我们编制了详细系统需求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来开发,各阶段也进行了单元测试、系统测试,但还有很多未能发现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在系统运维过程中不断完善,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安全漏洞,使之尽可能成熟、稳健运行。
此外要关注数据安全、当事人和知情人隐私保护的问题。问卷式诊断系统通过当事人或知情人注册,以及回答问题的方式,收集基本信息数据集,难免包含个人的隐私信息。另外,该系统的服务对象有一定的特殊性,本身就需要隐私的保护,在软件设计和使用方面,也应该给予考虑。
因此,在软件设计与利用过程中,同时要进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的设计。针对这些客观实际,系统除采用了数据加密外,还采用基于匿名的发布技术。这样实现相对容易,数据有效性高,还兼顾到当事人及知情人的感受。在系统基本信息注册的过程中,系统告知可以使用匿名信息,但对影响到诊断、评估的信息建议使用真实信息。另外,在系统发布报告之前也需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匿名处理。
应用效果及展望
社区精神障碍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通过问卷式的网页设计,方便当事人和知情人在随时随地了解、诊断、评估他们的精神障碍情况,为下一步医学指导提供参考。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社区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量。
下一步还将考虑与医院HIS系统无缝连接,直接关联到住院诊断、用药等信息,为当事人、知情人及基层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为今后建立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形成有效的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发挥我院的专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