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标识手腕带的应用和体会
作者:王吉星
病人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病人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于正确的病人的过程.
病人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病人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
爱德病人标识手腕带为规范化医疗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辅助工具,有效地防止了因错误识别病人而引发的医疗事故.
将标有病人重要资料的爱德腕带系在病人手腕上进行贴身标识,能够有效保证随时对病人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同时,特殊设计的病人标识手腕带能够防止被调换或拆除,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本院于2007年10月将标识手腕带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病人标识手腕带的应用1.1 手腕带材料 由无毒、防过敏的医疗专用材料制成,腕带表层光滑,方便打印,同时可防止污垢残留,底层有花纹,使其在皮肤出汗时不会与皮肤粘连,导致感觉不适.
标识腕带属于一次性使用物品,腕带两端有不可逆的一次性可调式纽扣.
1.2 腕带填写内容及佩戴流程 标识手腕带的使用很简单,本科目前使用的腕带有绿色、黄色、红色、橙色四种颜色.
病人入院时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情况及本身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颜色,蓝色用于年龄小于70岁的一般病人,黄色用于年龄大于70岁或有跌倒高危因素的病人,红色用于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橙色用于既有跌倒高危因素又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并正确打印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过敏药物等.
由病人及家属核对,同时交待用途和注意事项,将腕带佩戴于病人手腕上,佩戴时松紧适宜,以可容纳一小指为宜,防止脱落和血液循环障碍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从病人住院或接受治疗开始,标识手腕带的使用范围就涵盖了医院的各个相关部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宣传,住院期间不能自行剪下手腕带,在病人转科或出院以后,由该科的护士负责剪下。
1.3 病人标识手腕带的使用原则
(1)腕带的材质良好,不会引起病人皮肤过敏。
(2)制作工艺好,应用过程中不会损伤病人。
(3)腕带上的字迹不能被洗掉或被擦掉,具有防水、防酒精擦拭的特点。
(4)不能随意调换或擦除。
(5)型号适合不同年龄、胖瘦的病人应用。
医护人员做各种诊疗时须核对腕带上的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诊疗护理;加强腕带佩带部位的观察,保持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1.4 使用病人标识手腕带的注意事项 医院对病人进行明确标识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提供确切的病人身份标志,且标志必须准确、统一、全面。
(2)病人标志应建立病人与医疗档案、各种治疗活动的明确对应关系。
(3)应使用可靠的标志产品,确保病人标志不会被调换或丢失,减少错误标志病人的可能性,规避医疗风险。
2 使用病人标识手腕带的体会2.1 准确地识别病人 从护理角度出发,护理安全与病人安全息息相关,建立一个更为完善、安全的查对系统是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准确识别病人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有力措施
在临床工作中,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病人转接和交接班、手术治疗、留取各种标本、输血治疗、放射及超声波等检查时,均能通过标识手腕带准确地识别病人。
手术病人术前因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病人或将手术病人送至非指定手术间的情况;危重症、意识障碍、婴幼儿、老年人、语言及听力障碍以及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在不能清楚表明自己身份时标识手腕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2 有效地执行查对制度 传统的查对制度在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中有着关键作用,但传统的确认方法尚不够完善,仅靠口头称谓及床头卡进行病人识别,医疗护理服务中因对病人查对不准确,发生给错药、输错血,甚至做错手术的事例时有发生。
在传统查对基础上增加病人手腕标识带的查对,提高了查对病人信息的准确性。
2.3 增强了病人的安全感 使用标识手腕带后,病人在住院期间,不论在病房接受各项医疗护理活动,还是到其他科室做检查等都更加放心,增强了安全感。
另外,病人手腕上的醒目标识,可随时提醒、告知医务人员,特别是病情发生变化如昏厥、摔倒或猝死等意外发生时,能通过腕带信息及时给予正确处理,并可立即与病人所在的病区取得联系。
2.4 不足之处 标识手腕带采用手写方式填写病人信息存在以下缺陷:(1)手写资料可能太潦草难以辨认,无法获得正确信息。
(2)重复书写导致护士工作负担加重。
(3)使用不规范,容易造成信息遗漏。
(4)难以与手工系统建立数据采集的自动接口,不能更加快速、有效、正确地建立数据采集方法。
3 小结科学合理的医院信息系统能有效预防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病人标识手腕带的使用是一项合理可行的改革措施,它的应用减少了因错误识别病人引发的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成为病人的又一道安全屏障。
爱德标识手腕带的使用是护理发展的又一次进步。
广州爱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德)是中国识别腕带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