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标识在病房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身份的确认对于各项护理工作准确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重症监护患者、手术患者、昏迷或意识不清患者、无自主能力患者、新生儿等患者。为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规避医疗风险。 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我院利用病人标识腕带来加强对不同患者的管理,取到了较好的效果。
1病人腕带的设计和使用
1.1设计根据病人的特点及临床需求设计专用的标识腕带,选择医疗专 用PVC软塑料作为腕带材料,属于一次性物品,无毒、防过敏、表面光滑、质 地柔软、防水、书写方便且清晰,腕带两端有不可逆的一次性可调式纽扣,成 本低廉。
1.2使用对象与方法
1.2.1使用对象重症监护病房病人、手术科室病人、儿童、急诊病人及入 院时神志不清或昏迷、无自主能力的病人,年龄大于70岁的生活自理病人。
1.2.2使用方法病人入院时,接诊护士在医院统一打印的腕带上认真填 写病人的住院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过敏药物。要求 字迹工整,信息清晰。所写信息经双方核对无误后松紧适宜地佩带在患者 的手腕部。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其用途及注意事项,直到患者出院时由当班 护士用剪刀剪断后统一处理。
1.3使用环节病人标识腕带是完整的病人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
1.3.1住院登记对住院病人进行登记,填写病人信息到病人标识腕带 上,这是第一步工作,也是最基本的工作,是围绕病人进行所有医疗活动的 基础。
1.3.2输液/发放药品护士在发放药品和对病人进行输液时,检查每个 病人手腕上的标识带以确认其身份与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否相对应。
1.3.3标本采集在工作人员进行标本采集之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不 能仅以床号识别为依据,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当检验科取 标本时工作人员不用再次进行手写登记,借助护士站信息资料能够马上获 取该样本的全部资料。整个过程从实施采样到样品处理,快速、准确,最大 限度地避免了人为错误的发生。
1.3.4急救室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时使用“腕 带”,作为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在重症监护病房、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高危科室中实施。
2使用病人标识腕带的注意事项
2.1遵循对病人标识的基本原则①提供确切的病人身份识别。从病人 住院或接受治疗开始,病人标识的使用范围将涵盖医院的各个相关部门,因 此这种标识必须准确而且统一。②病人标识应建立病人与其医疗档案和各 种治疗活动的明确对应关系,能与医疗管理信息系统配合使用。
2.2标识腕带的使用原则①最好用打印型的腕带,打印格式统一;②不 能随意调换或拆除;③腕带的材质良好,不会引起病人皮肤过敏;④制作工 艺好,应用过程中不会损伤病人;⑤腕带上的字迹不能被洗掉或被擦掉,即 防水、防酒精擦拭退色;⑥型号适合不同年龄、胖瘦的病人应用。保持皮肤 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3腕带的使用效果
3.1规范了医院的管理病人标识腕带为规范化医疗管理提供了先进可 靠的辅助工具,有效地防止了因错误识别病人而引发的医疗事故现象的发 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3.2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人性化一是避免了以往的床头牌因病人离 开病房后,不知如何确认病人身份,又或者当病人卡片被恶意或无意中调换 时,不知如何彻底杜绝错误识别事件的发生。二是避免了仅仅依靠口头称 谓或以病床号进行病人识别时,病人会疏忽或不在意或不能回答现象的发 生。三是避免双方使用方言而引起理解能力或其他方面误会而出错。从而 减少了不必要的护患矛盾现象的发生,更能体现人性化护理。
4展 望
病人标识腕带的使用是一项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是护理工作的创新 成果,也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目前,病人标识腕 带已成为国外发达国家通用的医疗行业标准和应用规范。国外住院病人使 用条形码腕带已经比较普及。如美国应用条形码病人腕带,将与病人的自 动用药系统、输血系统、样本采集系统、治疗系统等结合使用来增强安全性 和提高质量。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院对病人 的标识管理将得到进一步完善。病人标识腕带也将会得到不断改进,在不断 总结临床使用经验的基础上,手写式的标识腕带将逐渐被打印式、条形码 式、智能式等更为先进、更为人性化的产品所取代。医院护理工作也必将随 着病人标识腕带制度的不断改进而迈向更高的水平。
作 者 | 宁蒙蒙(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
---|---|
刊 名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23卷09期 5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