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最容易出现识别管理疏漏?这是真的吗?
我国妇产科识别管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之前,我国实施母婴分离、新生儿集中管理、人工喂养的护理形式,容易导致错抱婴儿的情况发生。
第二阶段:从1992年起,我国开始推广母婴同室、床旁护理,从生产到出院,妈妈和新生儿一直在一起。相对于母婴分离,抱错婴儿的概率大大降低。
第三阶段:2014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了《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更明确了“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等机制。许多医院建立了自己的安全体系,产妇生产后,护士第一时间给新生儿佩戴识别腕带,每次地点转移和交接都会重新核对信息。
虽然我国妇产科识别管理制度已逐渐成熟,抱错婴儿的事件几乎不再出现。但相较于其他科室的单人识别管理,妇产科需要母婴一对一共同识别管理,并且医院经常面临同一天同时多位产妇生产,更容易忙中出错,出现识别管理事故。识别出错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识别标签,识别效果大打折扣
虽然现在大部分医院采用腕带识别,但仍有一些医院使用纸质胸牌识别。纸质胸牌容易被折叠或打湿毁形,字迹容易被摩擦,变得模糊不清。
检查步骤多,信息量大,出错率高
不止要记录产妇信息,新生儿出生后还要进行体格检查,记录身高、体重等多项数据,这些信息容易出现记录错误或疏漏,导致腕带内容有出入。
旧腕带处理不及时,多条腕带混淆
新生儿出院或转科室后未摘取旧的腕带,或将腕带遗留在医院某处,未及时销毁,导致多条腕带混淆,打破了“一人一带”的原则。
腕带易脱落,导致丢失或误戴
腕带佩戴时松紧度没调整好,容易脱落。当新生儿沐浴时,腕带丢失或混入其他新生儿的衣物中,护士未第一时间察觉,为误戴错带留下隐患。
家属不了解,轻视腕带作用,自行解掉
家属缺乏对腕带的了解,怀疑长时间佩戴腕带会勒伤新生儿肌肤,使肌肤过敏,所以趁护士不注意的情况下多次自行解掉腕带。
面对妇产科容易遇到的识别管理疏漏,爱德建议医院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完善制度建设,抓好环节管理,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网;
二、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引导。采用易理解、人性化的方式宣传腕带知识,强调腕带的重要性;
三、选择材质上乘的腕带,防水防酒精,柔软耐磨,减少换带、补戴的情况发生;
四、制定多重识别管理,例如为新生儿佩戴腕带和胸牌。两者搭配使用,多次识别,给新生儿双重保护;
五、规范对废弃的旧腕带的处理流程,坚持遵守“一人一带”原则。
只有严格管理腕带,使其起到正确的标记作用,防止因错带腕带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抱错婴儿的严重事故发生,才能避免给产妇家属和新生儿带来心里和精神上的创伤,为他们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