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IT建设模式不适应现代医院管理 医疗管理变革成必然之事

2018-12-18 10:32:02 爱德腕带 阅读

QQ截图20181218102926.png

万户医疗副总经理 黄国良

电子病历、HIS、LIS、PACS等系统都是医院开展临床业务需要的,可称之为“业务型系统”;而诸如公文流转、个人办公、内外网门户、移动办公、廉洁防控、科研管理、预算管理、人事管理等事务型工作则需要“事务型系统”,上海万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户医疗)就是瞄准了医院的这一需求,专注做医院管理信息化。万户医疗副总经理黄国良发表题为《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演讲。

传统IT建设模式不适应现代医院管理

黄国良首先介绍了宏观形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把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排在重点工作任务的第二位。

据黄国良介绍,上海卫生系统曾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过课题研究,根据《指导意见》指引,从整个制度体系上将医院管理制度细分为12大类管理制度;再根据重要性、风险性筛选出了109项核心制度;最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将109项核心制度统一管理,囊括了医院管理建设的方方面面。

万户医疗一直在做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致力于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解决医院管理信息化问题。黄国良认为,管理信息化比临床信息化更难做,因为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每个领导对管理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管理是持续改进的过程,从制度建立到制度落地执行、数据监控、反馈,要形成PDCA,一环接一环,需求是连绵不断的,这对IT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用产品化的方式来做,就很难满足医院的个性化需求;如果用项目化的方式来做,公司又可能做不过来。”黄国良说。

未来,医院信息化的趋势是医疗与管理双轮驱动,“双轮”是指:前台医疗业务系统和后台医院管理系统。这对医院IT建设提出很大的挑战。传统IT建设模式是以条线管理为出发点,预先确定流程场景,通过信息化提升运营效率。现代医院管理对IT的需求是快速响应、持续优化、数据智能、稳定安全。医院需要打通信息围墙,把精细化运营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临床、科研、运营等医院各个主体的数据分析及决策。

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大中台

“我们不妨学习和借鉴一下互联网行业。”黄国良谈道,互联网行业的业务挑战和IT需求更大,很重要的特点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业务发展快,IT需要快速迭代、敏捷开发,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黄国良展示了阿里巴巴集团早期的业务图,阿里巴巴何以在19年的时间里从最初的18罗汉团队发展到现在的7万多人,其IT系统是如何满足业务需求的?他尤其谈到了“聚划算”这个业务,从提出到上线仅耗时45天,投入包括设计、运营和开发仅10多名工程师。

他们的团队为什么这么强?黄国良认为,答案是因为有“共享业务事业部”在下面做总体支撑,聚划算根本不需要做很多底层开发工作,只需要做前端业务的封装和逻辑处理,剩下的订单、用户、商品等数据全都是复用的。那么,共享业务事业部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在业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把那些共性部分与公司业务发展核心部分,逐渐往共享业务事业部沉淀,最终形成庞大的共享业务单元,它可以支撑新业务快速成型。基于共享业务单元,新业务做很少的业务封装就可以快速响应,极大地缩减了创新成本。

“中层服务能力的复用和中层数据能力的支撑,这一架构是支撑阿里集团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平台、小应用能带来敏捷的业务创新能力。”黄国良认为,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打造强大的中台。

“大平台、小应用”支撑现代医院快速发展需要

多年来,万户医疗沉淀了自身的一些方法论和技术引擎。“我们要用这些技术引擎帮助医院做全面共享的业务中台,支持前台各种各样管理业务的创新。”黄国良说。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万户医疗提出了“万户医院综合管理平台”,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新模式以核心能力服务化、共享化为中心,支持快速创新和应对不确定性。

QQ截图20181218102814.png


万户医疗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多端融合,把PC端、移动端、Mac端、大屏等全部整合起来,做成统一门户,这是基础。业务能快速改变以支撑管理需求,支撑每一位领导的需求。通过技术引擎,可以把通用的部分全都沉淀下来,并能复用这些功能,比如:培训,党员培训、护理培训、医生培训等全部统一管理起来。

技术后台采用微服务架构,把平台和应用分离,把前端和后端分离。这样的话,后续升级可以只升级前台,不升级应用,或者只升级某个应用,而且可以做到无缝升级。

万户医疗致力于把互联网新技术带给医院,建立医院自己的业务中台,把数据打通,实现前端的各种管理业务快速转型。这种方式可提升整个IT平台对管理的支撑能力,为底层赋能可以给上层业务带来质的飞跃。

把数据打通之后,可以实现“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要能反映到业务生产系统中,实现数据驱动业务运营。数据服务中心是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接口层,将分析型数据包装为标准服务接口,满足前端系统对业务性分析数据的调用需求,降低对服务引擎的频繁调用。服务引擎提供的特定场景的大数据服务通过标准接口服务前端应用。

比如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黄国良举例分析道,其核心思想是以用户为中心把所有系统打通,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这种模式在医院内部是不是也能做到?员工是否能‘最多跑一次’、‘最多登录一次’?模块是不是‘最多开发一次’?是否存在重复开发?”

黄国良表示,“我们对统一门户的理解是,除了统一门户、统一登录、统一搜索之外,还需要把各个系统常用的操作全部整合起来、集中呈现。表面上是一个界面的提供,底下是系统整合、数据整合。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的角度驱动,背后强调的是以强大的中台作支撑。”

黄国良继而介绍了万户医疗针对医院管理的几个典型解决方案。

1、集成门户解决方案,全方位门户建设。通过门户引擎可以很方便地搭建门户,需要什么就搭建什么,不需要开发。比如外部门户、内部门户、第三方集成门户、专题门户、移动门户等,这些都是通过门户开发引擎实现的,采用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实现,不需要写代码、不需要部署。

2、移动门户解决方案,轻应用管理平台。移动是大趋势,移动门户在前端把企业微信、钉钉集成起来,作为移动端的总入口,也支持医院自己的APP,

3、流程管理引擎,帮助医院建立PDCA的流程执行与优化体系。这是万户医疗的核心技术,支持互斥网关、并行网关、自由流程等多种流程走向控制;支持导入与导出流程文件,复杂流程在测试环境调试好之后可直接导入正式环境。

4、移动端:矩阵式表单引擎。零代码开发移动端表单,套件实现自动关联。矩阵表单拖拉式建表 (无需建表和字段),套件开发实现数据自动关联。背后用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库,组件分装好套件。接口方式是开放的,与合作伙伴、客户一起开发套件。

5、数据分析引擎、AI引擎。“通过与钉钉、企业微信合作,把他们的新技术加入我们的底层引擎,底层引擎的提升对医院管理信息化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底层能力提升是对上层应用创新的最大支持。”黄国良说。

6、建模引擎。通过数据建模工具,可以很简单地实现查询、搜索,此外还有数据联动、更新、触发,不需要写代码,封装应用即可,而且可以把这个应用挂到平台上直接使用。流程、界面、表单等都可以采用拖拉拽的方式,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